人是很矛盾、很奇妙、又帶點犯賤的動物。在經歷一些無能為力的改變時,嘴裡口口聲聲喊著不願意,但到最後還是慢慢習慣了那樣的生活。等到一天從習慣到不以為然,又突然有了些變化時,反而又會懷念起那段日子。
要珍惜當下;別等到失去了才後悔;別老是想著自己還缺什麼,要想著自己已經有了什麼;別苦苦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人事物;要把握住當下週遭的這些…等等類似的話語一直反覆在生活中出現。但即使是這樣,每次看見時卻還是有被重重敲了一下的感覺。每天還是會聽見、看見有人在失去、在錯過、在後悔。
人類的矛盾好像一直是一個無解的問題,但如果細心去觀察,其實還是有跡可循。我們常常對於要改變習以為常的事情而感到彆扭,感到不自在。
例如,今天你和朋友去看了某部電影,而其中親中的部份讓你覺得很深刻,決定回家要給母親一個大大的擁抱,然後告訴她:妳辛苦了。從今後要和她好好相處,不再讓她擔心。
你抱著這樣的心情與決定回家,但卻在踏進家門那時,還來不及開口就聽見母親霹靂啪拉的嘮叨,從妳晚回家這件事情開始,一直唸到你的房間多亂,什麼什麼又沒關,說你多浪費多不懂得珍惜,而同時也把你剛剛的決定給唸掉了。接著你一如往常的吼了回去,結果到了最後什麼都沒改變,甚至還覺得自己想改變的念頭很荒唐。
與其說我們對於改變感到彆扭,不如說我們對於表達愛這件事情,都太不擅長,太生澀,也太含蓄。我們太習慣把愛用別的東西包裝。就好比小時候,總是會特別去捉弄自己喜歡的女生,然後又裝作不願意的幫她提著她的書包、她的水壺、她的便當盒。
我們總是會不自覺的用尖銳的方式去表達愛,總是充滿著刺,又想要擁抱對方。同時卻又希望對方來拆穿自己尖銳的偽裝,希望被理解被認同,但,對方又何嘗不是這麼想呢?
所以那些要人們珍惜,把握的話語才會一直一直存在。一再的提醒我們,很多事情除了衝動外,還需要耐性,需要去等待一個適當的時機,一個彼此都靜下心,不再那麼尖銳的時機。
每個人的心裡都渴望擁有愛,渴望被愛,渴望被了解、被擁抱,但卻又害怕被看穿。所以才需要時間,需要溝通,需要耐心,需要放下身段,更重要的是,需要有一個人先開口,先伸出手。
別吝嗇去當一個先放下武裝,給予擁抱的人。或許一開始並不順遂,但對方總會慢慢理解。
很多愛或許平常都不曾說,但其實一直在心中。